《我们二年级啦》读后感
保亭什玲中心学校:黄小青
在读了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和《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之后,我又再次拜读了薛老师的班级日志《我们二年级啦》。我对薛老师的喜爱是从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开始的。去年我带一年级的学生,起初繁忙的工作状态曾让自己一度陷入疲惫与迷茫,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开始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翻开书时我才发现这一篇一篇、一页一页的文字竟是一位语文教师一天天、一点点记录着的班级日记。细细读完走向和平中的九月、十月,我竟有种相见恨晚的自责,对照薛老师的日记,我似乎也能想起自己九月、十月的日子,同样的一年级工作,却是截然不同的面对心态。读的过程中,我竟不知不觉的将它当做了我日常工作参照,字里行间我感受到的是薛老师平和的心态和强大的智慧,她所追求的“心平气和”深深地感染着我,书中我们看到的是难能可贵的和谐境界: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家长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教书与育人的和谐。就这样,伴随薛老师一起,我和孩子们一起心平气和地走过了一年级。本学年,我们班正是升到了二年级,于是我很想了解一下薛老师的二年级时什么样的。看了几篇教育日记之后,我不由得笑起来:原来班级与班级之间有这么多相似的地方呢!
我们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活泼可爱,爱闹爱笑;我们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思维敏捷,头脑灵活;我们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开心快乐,健康成长;我们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认真努力,积极上进;我们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热爱音乐,喜爱美术;我们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乐于表现,善于表达。当然,我们的孩子也有这样那样相似的缺点:写字的时候如果不静下心来,就不能严格按照田字格书写;小练笔的质量不高,内容雷同;班级里有一些过于安静或者过于闹腾的孩子似乎不太合群。
教育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可能需要花费整整六年时间才能帮助孩子培养好一个良好的习惯,也有可能在你某一天放松要求的时候,这个好习惯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孩子也是一样的,当他有进步,做得好时,不要吝啬表扬,就算只是一点点,也会成为他的动力,让这一瞬的良好表现成为他的良好习惯。
其实孩子自己的转变才是根本的原因,借用薛老师的话就是“毕竟二年级了”。是啊,毕竟长大了一岁,很多东西是会慢慢明白了。
以后,我也要给孩子们欣赏优秀的古典音乐,我也要给孩子们讲讲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我也要给孩子们更多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因为,我们都是二年级啦!很喜欢薛老师的课堂,朴实、让人亲近,很多时候感觉她的课就是信手拈来,顺水推舟式的,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很轻松。印象最深的是《发现》中教的《水乡歌》,在读完后让学生谈:发现了什么?学生自主说,一个比一个精彩,教师只适时用一两句话点拨、过度,又让学生自己感受说,一步一步将课堂推向高潮,课堂很活跃,相信收获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教师穿针引线的功夫让我折服,我想这与自身语文素养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起始学段,儿童都需要成人的帮助,有人需要多一些,长久一些;有人需要的少一些,很快就能放手。当你对于儿童需要置之不理的时候,教师的努力终因你那边的松懈而事倍功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当家长对儿童持放任自流的态度的时候,怎能希望孩子是勤勉上进的+不扶自直的孩子确实有,但毕竟太少。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家长的沟通必不可少,很欣赏薛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和语言,真诚的书信很能打动人心,温和的语言却直击问题的关键,引人深思,我想,在日后工作中定有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读一本好书就像结交了一位良师益友,细读这本书,我们能品出的深刻道理与教学启示还会有更多、更多。《我们二年级啦》,一本不算厚实的书,却提前点燃了我内心的期待,迎接二年级的激情正在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