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56《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英国人的
更新时间:2013-03-17 22:43:09
[标签:
读书 中国 随记 人 ]
读书随记56
读:《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但看起来,那时代的中国倒也不全然我们小时书中所说的,至少看着人们的面容还是很精神的。《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这是一本奇妙横生的好书.若是有中国人来写一本中国人言行的潜台词规则一书,想来更应是有趣的。至少中国人言行的潜台词规则应该不会比本书所说的英国人的言行的潜台词规则逊色的,可能还要更丰富些。记得原来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一书中曾有些许论述言及此事。但凡看看一部春秋,所谓诸子百家,全是在搞嘴皮子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用王熙凤的话说可能就是全挂子的武艺一样不落下了。想其实言行的潜规则只是我们的把一些不便直言的心理真实反映,例如对某人的臧否,除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否则大概没人会简单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当然,政治家的选举宣言当是另当别论的,那个大体上接近舞台上演员来自内心的表演我一向觉得演员来自内心的表演有些不靠谱。不过,所谓的言行的潜台词规则。我是一向不敏感的,当然这么一说,不免有些迂阔了。我向来弄不明白。本书中所英国人见面基本都是寒暄天气,似乎这种远转而来的谈话方式并不鲜见朱元璋把那下笔万言的尚书打个半死我是很认同的,想说什么你就直截了当地说吧,何苦一定要写扯上那么天皇地远的?我自己写东西也这毛病,东拉西扯的,怕是离跑题也不远了。言行的潜规则其实来历比较有趣,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中的原因比较有趣,本书谈了不少心理学、社会学上的因素。本书的参照中,据说美国人比较直白,据说非洲人也比较直白。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理念中没有谦谦君子这样的概念,不过也不尽然,君子坦荡荡,若是没什么必须遮遮掩掩的,我觉得直说又何妨?中国的成语大概的指桑骂槐之类的词语就是表达这个意思,大体相当于武侠小说中的隔山打牛功夫?小时候不明白,老师在表扬同桌的时候,其实是在批评坐在他身边的你。所以想来,老师的这般功夫有些白费了。然而,这也不能说是没有效果,至少小小少年内心好胜欲望还是会被鼓动起来的。所以我自己一向是懒得花那心思的。看《唐顿庄园》最近一直在看英剧。也算是追风吧。南方周末前儿特特地发专文来说英剧,若是再不看,那估计是不能算作小知了。应该说是这是非常好看的电视连续剧。道地的英国人制作的英国电视连续剧,应该说是真实而完整地反映了英国人的生活。正好前些时候读了本《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剧情的建立在泰坦尼克的失事之后的英国某处庄园的遗产分配案件上,这艘不幸的大轮船让英美两国的艺术家们有了很多的题材来写。遗产分割纠纷是本剧的起点,也是本剧的终点,同样是纠结于全剧的一个难点。玛丽小姐的婚姻与爱情无关,而与遗产直接挂钩,这对玛丽小姐无疑是不太公平的,因此,玛丽小姐给我的第一个感觉便是玛丽的思维方式实在太象《飘》中的丝嘉丽小姐了。甚至于表演都有些近似于那个经典电影中的角色,盼望爱情但其实对婚姻很功利,婚姻本身是功利性的,这点我想应该没有会否认,非常地会盘算,对自己的幸福生活非常执著但却绝对不迂腐,玛丽小姐轻扬着双眼看着求婚的男人,点点滴滴地盘算与分析可能到手的幸福与财产,在熊掌与鱼不可兼得的必然前提约束下,尽可能地做着收益最大化的努力,心机倒不是一般的简单,实在是让人佩服得紧。只爱情实在是很难评判,幸福更是难以计算,指标既不可考,评分更是不可估。玛丽小姐在这般患得患失的心态支配下,必然是怀疑爱情而又渴望爱情,而这般顾虑重重,必然会引发心态的不稳定,所以玛丽与可爱的卡普利先生只能做朋友婚姻中的财产顾忌与朋友间的顾虑毕竟不是同样的严重。其实我们活在当世,都在处心积虑地计算着到手的幸福与未实现的愿望。不论是已经到手的幸福,还是我们意愿中的幸福,我们都在暗暗地努力中,不论你我,不论古今。由此而来的三位小姐中的是非也很有趣。女人间的勾心斗角在《红楼梦》一书我们已经深为领略,所以张爱玲说女人总有太多的不可告人的小秘密,所以张爱玲说女人是永远做不得朋友的。不过,依这部戏来看,二小姐与大小姐玛丽之间的勾心斗角感觉很是生动。虽然那动机未免弱智了些。无非争风吃醋。。演员的表演是一个这总连续剧的特色,几位主演绝对是这部戏成功的基础。《andrerieuconcertliveattheroyalalberthall》有时候特别搞不明白,外国人看音乐会似乎很常见,经常可以看到外国演出的消息,记得去年在香港时,林忆莲的演唱会门票才580港币,而那时在北京,林忆莲的演唱会门票是2080,真不知道如何。再看看这场演唱会的录像资料,观众们纷纷起舞,怎么我们的音乐会就是没有这种气氛?《德伯家的苔丝》记得看苔丝这部电影还是多年前的事。现在看电视剧,可能因为时间长度,比电影拉得更丰富了。后来想找出这本小说纸本来读一读的,想一想,却没有找。只是记得我是肯定有一本的,而且还是很早以前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