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15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
读书随记15
读:《吕著三国史话》学术大家的本事有时在讨论小细节时才更能看到他们的学术功力。吕先生说曹操,三言两语间举重若轻。全然不是有些学术家,在大问题上费劲地扯得云山雾海地却依然不知所云,一堆西洋名词。《国学经典导读:本草纲目》妈妈看我书拿着这本书冲下楼来吃饭时,眼睛快速地扫了一下,然后又看看了,没有讲话。我知道她肯定又再想:你又读不懂中药的,读这书做什么?常常我读的书会在她的意料之外。例如中医,又如中药,还有风水。不过,在见怪不怪的心态下,我估计她是再也没有兴趣问我了。事实上,这本书我读来也确实费力,我仅有的那点儿中药基础常识还不足以应付这么专业的中药材书。《三国大墓》应该说,这可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当然,这书是因所谓考古大发现河南曹操墓而起的,一个笑话而引发的一连串故事。《1900年的北京》我想这部书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探讨历史的视野。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义和团。好象我对义和团是停留在中学历史教材的层面上的,可能因为一直对清末史不感兴趣,所以读清史经常读至鸦片战争就结束了,更多的是读至雍正就很少难耐下心来继续,毕竟读清史读至此之后,全是一笔痛史。而这痛的流毒偏偏。《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这是一本我今年读过最好的书。引用书的广告介绍:《纽约客》专栏作家海斯勒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江城》讲的是地理,以地为中心;《甲骨》讲的是历史,以时为中心。《寻路中国》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的是中国的核心课题,但它不是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化的实质。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其实我一开始选择这本书时还是比较犹豫的,虽然说京东买书折扣比较低,但是每买一本书总还是需要掂量一下的。毕竟现在的书价实在是不菲。如果不仔细读这书的介绍,只看看封面或是腰封,那也许会错过这一本书。而现在的书,每每腰封总是大言煌煌。从明恩溥的《中国乡村生活》中,我们通过一个美国传教士的眼光来看清末的中国山东乡村,而本书的前半段也同样写了北京的乡村,而作者的租车自驾行的踪遗迹由北京的这个偏僻小山村进而逐步扩展到内蒙、陕西、河北等地的农村,跟着作者的车辙,我们一一点一点地深入现代中国的处于传统与现代裂变中的乡村生活。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本书所写的北京乡村应该来说离北京尚不属于偏远地带,怀柔的一个小山村,离北京的公共交通大概是两小时左右的车程,然而就在离北京,这个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的山村三岔村,现代政治、现代经济观念与传统乡村生活在并不和谐的步伐中不断地磨合,不断地调整各自的策略以期相适应发展。借用明恩溥的书前言:应当说,要观察一个房子里正在发生什么,一个上好的方法就是揭开其屋顶,不过,其前提是不能干扰房子里的人。如果我们想理解中国人,我们就必须揭开他们的屋顶,去了解房子里正在发生什么。当然,这对于中国人来说,难于上青天。不过,他可以模仿中国人,将一个湿手指放在纸窗户上,使得纸窗户留下一个小洞。通过这个小洞,至少能够观察到某些东西。虽然本书由一些既不同质又不太连贯而且相当不细致的章节组成,但是,这些章节都是关于中国人实际生活现象的研究,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即有赖于上述“窥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书其实也是一个窥洞的过程,没有中国小说家所喜欢的那种宏大叙事结构,没有那些动辄百年的历史沧桑,我们只是跟随作者在北京的一个小山村中,慢慢地展开了现代中国的一个小触角。不论是北京的山村,还是河北、内蒙、宁夏高原小村抑或是沙漠小村,那些普通生活的人们,从不断进取的男主人魏子淇、西式土豆片所吸引的儿童、山村的女党委书记,到高龄的乡村书记、在职的年轻警察、忙碌的家庭主妇,还有作者旅途中所遇到的搭车的打工少女、无所事事的乡村少年等等,都表现了相当的共性,在类似的乡村组织结构,类似的乡村治理模式中,他们努力而又平静地接受与被动地改变着,他们身心交瘁然而他们却又充满希望,他们贫穷然而他们却又并非全然知足,他们努力创造属于自身的价值然而却又屡屡碰壁,传统的进取精神令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实的贫穷困境让他们对现时充满信心,但是,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又不难看出中国的现代山村农民又在经历着怎样的一个蜕变过程,本书前一段主要描写北京怀柔三岔村的魏子淇,在这个家庭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从魏子淇的经商、入党、竞选、小孩生病等等一系列改变其个人、全家的大事中,而如魏子淇在经商后的形象变迁无疑类似于陈奂生上城记一类的小说所刻画的典型农民小企业家形象变迁,仿皮的包,劣质的皮鞋,两种不同价位的香烟,皱巴巴的地摊西装,不论是从魏子淇还是陈奂生这样的共性形象,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全力全身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式农村中年男人,他们有着传统中国农民的智慧,他们善于应付那些农民间的鸡零狗碎纠纷,他们熟悉那些鸡毛蒜皮的客套礼节,他们善于与人争斗然而所有的争斗都是在暗处进行的,或许他们会以三国演义之类的计谋故事为鉴,例如本书的中魏子淇与他的那个绰号叫“搅屎棍”的远房亲戚从租房开始的小执行开始,种种小把戏就一直在暗中进行着,大体上就是王熙凤在宁府开门见山斥责个人时那些小手段,使个小坏,打个小报告之类的,一切都在暗中,一切都夜间,一切都饭桌上无意间的表达中。当然,在我看来,魏子淇的传统农民式的智慧远远超过了这个远房亲戚,他的这个远房亲戚因为行上有亏而在世俗的乡邻间失去了一些体面,似乎这的确令其不堪。如果说魏子淇在处理他的傻子哥哥的社保问题上仍然是农民式的智慧与农民式的社会逻辑的话,那么,书中所写的包括魏子淇、“搅屎棍”、现任女党委书记等一众人在乡村竞选中的行止实在是令人感觉到充满农民式的智慧狡黠,当然,从中所透露出的乡村治理模式更是精彩。这一点,作者实在是有见地。当然,于此相映成趣的是,本书后段中的那个在丽水打工的老陶,也是充满着农民式的智慧与狡黠,以至于我深夜读此一节时不禁轻笑不已,似乎能够想像出那满是皱纹的脸上一双紧眯着的双眼在暗暗在闪着光。不过,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农民式的智慧与狡黠并不能简单地从道义上来区分善与恶,甚至于我以为这无关人性,大体上我认为这纯粹是一种被动选择的生存状态,一种被动的生存心态所表现出来的生存方式,例如阿q的精神就是这种传统生存方式的一种常态,在我看来,我甚至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病态,传统农民式的智慧与狡黠只是传统的普通农民在传统农村治理结构下,农民为自保而选择性地保留下来的一种简单生存哲学,一种实用主义的生存方式。这点我总觉得明朱元璋时代的粮长应该非常符合这些条件。以前读明史,每每论及朱元璋的粮长制度,我总以为那是农业社会中一个体制性的怪胎,而粮长本身的形象也应该就是这种农民中的经验丰富擅长糊弄上司而自己不落亏的农村智者形象,不过,似乎在朱洪武的治下,粮长们的手段发挥有限罢了。本书所描写的这种农民式智慧或者说是狡黠实在令人忍俊不禁。如作者在一个细节中所描写的:中国人在酒店吃饭时,必定总要对每一道菜挑出若干不好的理由,作出若干基于自己见识的评判。但是,在整个就餐过程中,大家还是风卷云残如虎扑食。本书前半段的男主人是魏子淇,一个矮小而健壮的北京山村男人,然而,不管这个家庭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始终可以发现魏子淇的老婆曹春梅的身影,这个家庭妇女始终处于一个次要的位置,似乎是沉默的。然而,在对这个家庭妇女的描写中,我们却可以读到很多关于中国家庭、宗教、生活的信息。相对来说,这个女性角色所透露出来的对现代社会的逐步认同但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感觉,在我看来,她更多的是对传统宿命的变更而引发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来自于她作为一个女性对个人身份、家庭身份、社会身份的认同及改变中所产生的不安全感与虚无感,知识的溃乏、能力缺乏引发她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感觉引发了她的原始宗教信仰,这种功利性的宗教信仰无疑是她的灵魂补充药物,一种安慰剂。足证中国人的宗教功利观。前半段中有许多让人掩卷吁叹的内容。特别是读到世行的贷款植树以及乡村党员的集体旅游这两节。与本书前段所写北京的远郊乡村相反,本书后一段是浙江的金华、丽水、温州。从中国的北方相对落后的农村到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农村,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很多的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的农村政府对发展经济迫不及待的热情,我们对大厂房、大马路的热切追求,我们茫然地改变着自然,我们惶惑地改变着自己。只因为我们穷怕了,所以我们无法遏制对物质强烈的占有欲望。看:《切格瓦拉:为了永恒的胜利》作为一部传记电影,这无疑是成功的。特别是为这样一个名人所制作的传记电影,想不成功都有难度,至少看起来获得票房的成功并不难,终究我们还可以冲着格瓦拉的名字去看一场电影的。而作为名人的格瓦拉偏偏又有着那么多写不完的故事,任何人都在能格瓦拉那里找到精神理由。不论是小资还是勇士都视他为教父。如张爱玲般的,然而,刻薄而又无才的却是不被允许去膜拜张爱玲的,因为那样的结果无非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张爱玲的讥诮原非凡夫俗子所能力达,小力巴本非大师;而颟顸无信念之人也同样不被允许去膜拜格瓦拉,因为那除了亵渎外,更可能会让一个灵魂成为游离外社会之外的边缘人。我一向不喜欢听别人奢谈张爱玲,因为那无非见其伶牙俐齿却忘却了张爱玲发自内心的人爱之心,我也一向不喜欢看t恤衫上印着格瓦拉的肖像招摇过市,我以为那是真的不懂格瓦拉。没有仁爱之心的是不配谈张爱玲的,因为只看过色戒的人并不能理解什么是爱,更不能理解张爱玲,他们充其量只会人云亦云地讨论着汤唯的底线。同样,没有信念的人是不配崇敬格瓦拉的,因为他们没有信念,他们只会让格瓦拉变成t恤衫上的肖像却永远不能达到格瓦拉的高度,我总以为不论是张爱玲,还是格瓦拉,他们第一有着对世人的居高临下的爱,我只能用崇敬的心来看待他们的居高临下,正因他们的居高临下,才令他们有着对世事更清醒的认知。只不过,张爱玲以出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她在文字后冷静地看着人世间的欢愉,冷静地看着人世间的别扭,她以悲悯的心态看着世人世事,她站在人生的另一端冷眼旁观曹七巧与柳苏;而格瓦拉以积极得近乎虚无的态度来解决世人世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