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75《品味谈吃》《美味方丈记》《明争暗
更新时间:2013-03-17 22:40:06
[标签:
读书 品味 随记 美 ]
读书随记75
读:不经意间,发现这个读书随记系列已经两年了。两年来,拉拉杂杂地读了不少书,也写了不少,若是感慨万端些,对着镜中白发倒是可以吁叹下了。长假在家,读书的时间比较齐整,大部头的觉得好可以完整地一气读完。这点实在是好,看着新闻里处处人山人海的壮观,想着长假出门儿实在是苦事。外媒甚至据此作出了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判断,不得不佩服外媒的能力。他们在看问题这块儿实在是深入。《品味谈吃》我想这本书基本不足为观,无新意,文字功底也略弱,也许这本书对中学生而言,阅读是可行的一个选择。书名既是品味谈吃,但很抱歉地说,我只看到了作者说吃,有些段落的文字倒感觉是“雁归来”。根本没看到品味。品味一词是现在用得非常滥的,刻薄些就是夫子庙庙歌级别的词语。我实在不能理解我们经形容一个人品味是什么意思。有很多词语就是这么用差了。《美味方丈记》陈舜臣、蔡锦墩伉俪合著的这本书以一对在日本的日常生活来说中餐,不能不说立意就高了。何况这对话体的小品文读来甚是轻松。《明争暗斗:百年文坛的八对冤家》本书说的是在美国的作家的花边逸闻,重点是他们之间相互攻击的冤家故事,作家们或明白直接地在报章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是在日记中攻击着昔日的朋友或是导师,种种反目成仇的故事令人忍俊不禁。中国的作家们也是大体如此,而前次所读的《法国文人相轻史》则是法国的文人们相互诋毁的故事集,记得以前林语堂说文人们在文章中都是飘飘欲仙的清流模样。而生活中文人翅又每每种种不堪行止,如杜子美的饱饫之类的,再如悠然南山下却是对着个个痴儿,再如虽在梦溪却是时时不忘向皇帝打小报告的,煌煌巨著字字珠玑,然而,文人无行却是铁板钉钉。所以,我们读人文字时,大可不必去想像其人,更不必用文如其人来拘推己及人。文人相轻,看来原因多,文学理念的差异,政治观念的相背,还有私生活、品性的差异等,然而,文人们因着自身对社会的认知,对人生的认知,所以相互之间比常人更多的深刻的认识,写小说的人无一不在揣摩小说中的人物心态,如此,总不免揣摩别人的心态,倘若是甲在某小说中的创作理念与乙作家的理解有误,这不免就是一场文笔官司了。而文人们又个个灵牙伶齿或是倚马下笔千言,不过,我想文人内心的那些个不甘才是真正的原因。文人总是那么容易的伤春悲秋,自然对人生对他人对社会总是有着种种不顺心的。倘若是安天知命,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然,自然就没这么多事儿了。可见识字真是人生最大不幸的根源。叔本华的理论大体就是这个意思了,虽然他说得那么罗嗦而玄之又玄的一直对德国的作品敬而远之,大概就是高中时看叔本华和尼采给闹的,至今对德国的作品心有余悸。而读俄罗斯的作品起点也错误地从《复活》读起,所以一直对俄罗斯的作品也是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