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看完〈李自成〉,越看到后面,越是放不下来,连续几个晚上都看到一点,乐此不疲。李自成最终的失败大致有几个原因,一是称王太早,失了奋斗之心;二是好大喜功,明知不可战而战;三是最后力量没有集中,王与王后分兵。在商洛山中是卧薪尝胆的时期,那时人马虽少,但精神斗志昂扬,志在必胜,志在必得,与老百姓同心同德,心气相通。到第三次围开封,打败左良玉,与曹操联军,开始进入到起义的顶峰时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应者云集。其实到西安称王以后,起义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从准备开始进攻北京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败局已成。后面的真正是兵败如山倒,覆水难收,死得壮烈,但也惨烈。以前的历史书上分析李自成起义失败关键是没有建立根据地,没有巩固后防。这个原因其实比较勉强,首先那是因为历史原因,李自成跟曹操联军,当时议定要六四开,设官理民,夺城占地,李六曹四,所以李不想守地,只想流动作战,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形势下也并没有什么错误,毕竟打仗是靠兵多将广,不是嘴皮子动一动。错就错在到了西安称王以后,还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不认真做这个工作。其次即使有根据地,在当时强大的清军攻击之下,也难免不失败,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而清已经蓄谋已久三代,非一时之力,也不是偶然得的天下,明朝那么多精兵,最终也没有挡住清军,不能说就是因为没根据地。所以说有没有建立根据地之说,也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何况陕西、河南也算李自成的发迹和根据之地,但到后来军心乱、民心乱、王心乱,根据地有等于无。关键还是称王太早,对清军缺乏认识。称王太早,所以求胜心切,把夺天下看得太容易,远离了将领和士兵,也远离了老百姓,李岩、宋献策正确的意见已经听不进去,就急着轻师进军北京。其实在山海关之败以前,还有数次挽回的机会,包括山海关决战之前,假如当夜撤军,退回北京,固守京城待援都有可能拖延一段时间,结果李自成对自己的精失过于自信,山海关一败,把自己最好的一批将领和士兵丧尽,把老底子都拼光,再也没有办法站住脚。所以还是那二句话六字真言讲得好“缓称王、广积粮”,假如李自成不放在西安称王,而放在北京称王,那也不可能军队士气不成那个样子,也不可能乱成那样,更不可能败得那么快。其实就是他的思想和做法已经超前,没有得到形势发展同步需求的呼应下,单边搞了一下,结果后果很严重。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重,这是一个危险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对形势作出错误的响应。别人把自己抬得很高,更是一种危险的方式,假如前一种叫因骄傲而“自杀”,后一种叫因满足自己或他人欲望的“捧杀”。李自成很聪明,很英雄,很自律,很智慧,但人性的弱点总是存在的,农民的弱点也是存在的,也并不见得农民起义就不行,主要还是人性的弱点,农民身份并不是原因。假如说就是农民起义的必然结果,难道当时还有工人起义,还有官僚起义的说法?说农民起义不行,那是因为按阶级分析法在思考问题,在拼凑罗积观点,其实是没道理的。李自成在江西九宫山单身匹马被乡勇所杀,确实太悲,太惨,死了都没人知道身份。人性的弱点是越弱的时候,越对人有疑心,越强的时候越对人信任,对李岩也好,对曹操也好,对白旺也好,都是疑心惹的祸。想想李岩死得有多冤,就觉得李自成确实也是该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