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花了点精力认真看了两期《黄埔报导》。五月这一期重点是介绍学校教育。应该说每一期都还是有所侧重的。《黄埔报导》前一部分是区领导和部门、街道的主要活动,以简讯为主,有纲举目张的意思。后面接着是月份专题,有重点阐述、系统化介绍的趋势,也有部门领导访谈录之类的,有点深度。然后是一些重点创新性工作进展,如垃圾分类、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双到扶贫等。
看了里面的很多稿件,一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的文章,主要涉及到工作进度、工作措施、工作经验,基本上接近于公文,大多是属于情况汇报、经验推介或工作小结的类型。有些文章是有些新意,而且很简洁,重点突出,要言不烦。我比较喜欢读那些主要领导活动的短讯,提炼性更高一些,废话更少一些。文章不在长短,其实一篇文章最精要的东西往往只是几句话,不会超过三五百字的就可以概括出来,有的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投稿,也就是投其所好。我分析有几个重要的地方,一是要与刊物的方向性相符,每一期有专题,所以要贴近专题,紧跟形势;二是要稿件质量过硬,废话少,掷地有声,有思想性,有特色。说实话,这种内部刊物,基本上属于约稿性质,或是根据领导意图进行组稿。接受自由投稿的可能性非常之少,估计几期都不会有一两篇。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那种纯粹坐在书案上想出来的理论文章,不适合这种层次的刊物。这里基本上是工作大杂烩,也就相当于工作小结汇编的性质。
下班的时候买两盒豆浆,那个五十来岁的妇女推着一个自行车,放着一个小桌,每天都在楼下卖。她人很热情,见到人都打招呼,所以顾客很多,连送报纸的都会特意跑去喝豆浆。我要了两碗打包。她装得满满的,放了姜糖,再加了白糖。用塑料袋装起来的时候,还从车把手的大口袋里掏出一个硬纸片,刚好垫住,再上面放一碗,稳稳当当。我连亏她想得周到,她只是笑笑。也许就这一个小硬纸片,就是她跟其他卖豆浆的人的差别,当然还有她热情的招呼。所以赚钱要赚得比别人多,主要还是想得比别人多,做得比别人好,没有什么捷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