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学生作文网 >> 四年级作文 >> 四年级叙事作文 >> 正文
公职生活(1)
 更新时间:2013-03-17 22:22:49  [标签: 生活 ]

清和县有个怪胎的地方,交通局和经贸局合并在一起,成立经贸(交通)局。两个局并在一起,文字拼接不太好刻公章。给编办报方案的时候,办公室主任贾红去请示局长雷史,雷局一声令下,说加个括号就得了,文字的东西就不要太细究。报怎么报,批就怎么批,于是,清和县交通局和经贸局都盖“清和县经贸(交通)局”红印章。这个括号倒是让刻章的那位老先生忙乎了半天,交章的时候,老先生撑了撑老花镜,说你这章啊有点怪,那有在公章上刻个括号的呢,我这可是头一遭碰到哦,收了吧。为什么说怪呢,按道理就有些合不来,有点死结的包办婚姻。经贸是干啥的呢,就是主管县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这一块的,交通又是管哪一块呢,这个好理解,就是管客运货运、车站码头、维修、停车场之类的与车打交道的事情。老百姓就想了半天,搞不明白赚钱的怎么就跟花钱的混在了一起,两个局内的人呢,也觉得别扭,经贸局的同志说跟交通业务不搭界,交通局的人说跟经贸没啥关系。老百姓是外行看热闹,局里的同志内行也没看出个门道。还是去年机构编制调整后县领导说的解释得好。去年的那个会呢,说隆重也隆重,两个局的机关办公人员六七十个,都汇齐到了经贸局的会议室,塞得满满的,就留下了门口一条一米来宽五六米长的过道给领导上台讲话。哪个干部敢不关心这事呢,改朝换代啊,事关生计,各人有各人的小九九,有庆幸留下来的,也有见到关系不错的老领导留任来贺喜的,也有想边走边看的。说不隆重呢,那也有不太隆重的地方,当时县委书记、县长都没出现,也就来了一个分管经贸工作的副县长,连县委常委都不是。副县长叫谷来宝,年轻有为,论年纪比雷史局长还小两岁。谷县长年纪小,可是讲起来却头头是道,口风也很大胆。他站在立式的话筒前面,面对着正襟危坐的六七十号人,清了清噪子,“经贸(交通)局的同志们,今天是一个大喜日子。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定,经贸和交通结亲成了一家人,以后在座的各位就要在雷局长的直接带领下卓有成效地开展我县的经贸和交通工作新局面,创造工作成绩了,以后在座各位就是同事,朋友,兄弟,姐妹,就是经贸(交通)战线上的战友了,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经贸(交通)局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鼓掌,热烈地鼓掌。“今天长话短说,我讲三个意思,一是为什么经贸局和交通局要并在一起的问题;二是合并以后如何加强队伍融合建设和业务交流;三是今年经贸、交通的几件要抓的大事。”鼓掌,更热烈地鼓掌。“为什么要并在一起,我们也听过不同的议论,有人说其他县没有经贸和交通合并的先例,将来对上、对下与平级交流不便沟通,还有人说经贸和交通业务联系不紧密,等等。这些都可以理解,刚合并的时候总有一个统一思想、磨合感情、提高认识的过程,慢慢大家就会习惯的,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会在今后的工作之中得到逐步解决。为什么要并在一起,归根到底,一方面我们要完成机构改革调整的硬任务,另一方面呢,我们也考虑到经贸管企业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各类企业也需要加强服务,把经贸局好的服务意识在交通管理上发扬光大,不是很好的吗,谁能说两个局的业务没有通融的地方呢。不是有没有共通的地方,关键还是在思想认识上要通,不能因为小利益、浅眼光,就认为合并不合适。现在机制调整,任何两个单位合并到一个,在业务上都没有绝对重合的,产生的效果在机构设置上是一加一小于二,在发挥职责潜能上要求是一加一大于二。所以同志们在这方面要切实提高认识,坚决服从和拥护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大胆高效地开展合并后的各项工作。。。”其实呢,谷县长解不解释,都差不太多。木已成舟,生米成了熟饭,不行也得行,不做也得做。经贸、交通局的老同志非常有经验,就是领导讲话听标题,俗称十句听够三句半,正话当作反话听,保准就没错。贾红也坐在人群里听谷县长部署工作,她心里明镜似的:啥业务搭界,照这么说,全县人民五百年前还都是一家人呢,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拐弯抹角的联系的嘛。其实呢,真正的原因听说是县委书记想调当时任交通局局长的雷史当经贸局局长,但县长不同意,觉得雷史搞交通还能马虎称职,经贸这种管经济发展的核心部门不适合让他干,又不好跟县委书记硬顶。刚好机构改革的任务下来,县委书记提议把经贸和交通合并起来,老经贸局长就退居二线,雷史也就顺利接任局长宝座。这事,贾红也是听在县委办公室当主任的老公说的,也从未对人提起过。贾红觉得老公说的一句话倒是有点真理:现在机关的事情,很多是可以做但不说,个中滋味自己去揣摩。老公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深沉,挺有点老谋深算的味道。贾红还打趣他说,就是县委门洞里出来的,狗嘴里还真吐出象牙了,倒要刮目相看哦。

  • 上一个四年级作文:
  • 下一个四年级作文: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小学作文网(www.xiaozuow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