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自成》,看了好几个月还没读完。现在看到闯、曹大军第三次围攻开封,围城数月,从年初一直围到八九月份,导致城内死伤遍地,人吃人,本来已经举手即得,结果在最后关头,守城官军决黄河,黄水泛滥,死伤无数,开封成了一座水城、死城、砖石之城。我就搞不懂,当时李自成想取开封的初衷是想得满城钱粮养军,并且想就地称王,为何闯、曹五十万军队却不直接攻城,到最后粮尽钱散人走空,成了一座废城、空城,还在围而不攻?这已经完全偏离了李自成当初要取开封的本意了。关于黄河决口的事情,一方面年初之时,守城官军已经决过一次黄河,只是没有成功,水量不大,后来秋汛起,再次决黄河,导致水淹全军,死伤惨重。李自成那么强的统兵指挥能力,为何没有预见到这个关键的问题。尤其是老兵王长顺,已经提醒过他,为何他还不能明白重要性?按理来讲,他应该非常敏感才对。所以几次重大的失败,包括南原大败、去投张献忠大败、开封之数次失败,都证明李自成确实有些利令智昏,这个利就是想称王。李自成在三围开封过程之中,主要的精力都在考虑防范曹操的问题上,联合曹操,但又处处防,既不愿设官守土,也急于称王树旗,出于重重利益考虑,直接影响他作出正确决策。包括慧梅被硬嫁给袁时中,也都是在大利益面前把关不准确,其实这个也还算是很明智的做法,只是没有真正摸透袁的本性。在最困难的时候,李自成战无不胜,而且做出了很多有远见的事情,但宋献策、牛金星出现后,他做出了一些很失算的事情,李岩相当多的好建议没有得到重视。所以说大领导要做正确的决策,不容易,不能老听身边的几个人在叽叽喳喳,因为身边人都摸清了你的喜好,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是想方设法讲些领导中意的事情,真正有远见的正确建议往往在那些旁观者心里。李岩就是这样的一种身份,满脑智慧,但并不处于策划中心,可惜了。另外一个大领导看人,往往是形而上学,见微知著,因为公务繁忙,他没有机会接触下层,就象王长顺的关键建议,并没有被李自成重视,结果黄河决口没有得到很好预防,早重视,那就完全改变了局面。报上登过一个省委书记开会,见到市委书记在空调房里冒汗,然后就形而上说了一堆施政的理论,被捧到天上去了。有时候读报纸,觉得这种奉承太露骨,太显眼了。李自成率领五十万军队的时候也犯错,相信很多大领导也不见得事事正确。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很有可能是偏离现实的,很有可能是小提大作的,很有可能是以偏概全的。但是领导不形而上,他也没话可讲,没事可干,因为他下不去,看不到,有什么办法呢,周围有那么多人护卫,那么多人提前准备。前一段时间看过电视剧《刘少奇的故事》,现在还有几个刘少奇那样的敢住猪圈的大领导,不敢想了。思维的方向问题,要时时抓住出发点、立足点,不要象李自成本来想得点钱粮,结果什么都是空的。有助正确思维的好方法,是听一听圈外人的高明意见,不要永远做圈内人,做思想围城里的人。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假如不切实际,最好不要多用、乱用,就事论事最符合规律,一不小心就成了误导,再不小心就伤害一大片,中国人热爱形而上,有这个传统,喜欢唱高调,认为这个最能体现水平,其实是非常有害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