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68《八十年代中学生》《中国行日记》《
读书随记68
读:《八十年代中学生》八十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了,不经意想起,总觉得那是一个很久远前的日子。周末的午后,在窗前翻着这本影集,突然的,那些回忆一瞬间变得清晰起来,还有那些曾经的歌,《军港之夜》,还有雨后的学校操场,一汪汪浅浅的积水闪着碎光,水杉树有着绿而尖锥的优雅身姿,而秋天的时候,总会有那些暗黄的细针叶在风前轻扬。还有那些似是而非的感情。如同我们在本书中所看到的那幅,少男与少女的逆光背影。那么的清新,那么的雅洁。仿佛记忆犹新般的。虽然每个美好的开始可能都会有个痛苦的结局。想起来那个八十年代的校园。然而有一天经过我的中学门口,看着紧锁的大格栅门,隔着围墙看见那些水杉树翠绿依然,不免跟那保安商量可否让我进去看看。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明白现在的学校为何都是如此这般的闭关自守,如那教学政策一样。想一想,在中学围墙边慢悠悠地走了走。曾有报道说某中国人不愿给国内母校捐款而给美国的大学母校捐款的争议,然而,似这等连进去怀旧都不能的母校,又怎能盼着收到捐款?何况又屡屡有报道说某某学校校庆按声名排座次或是择富而从,学校倒是如风月场所般的势利了。从本书作者的回忆中,我想只有一个有耐心的作者才能有积几年的时间去慢慢创作作品。艺术真是来不及半点急功近利。《中国行日记》在1974年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我自己并不清楚,然而,这本书以一个法国人的眼光,从北京、上海、南京、洛阳、西安一路行来,这几个城市可能只能代表部分的中国,我想,如果只是在这几个城市走马观花,是不能真正的领略中国真实的。何况,本书作者屡屡抱怨。这个可能只是一个特色让客人看到最好的一面。如同相亲一般的,做作而扭捏。很是讶异于作者和审美眼光。包括那些看似离经叛道的字词。《香识》古诗词中有很多香而俗艳的经典,,也有些香而精雅的经典,易安居士的:红稀香少、香冷金猊分明是午后的残梦回味。古诗文每每总是香氛缭绕。这本书分析历代的香及香具。《中国招幌:西方学者解读中国商业文化》现在已经看不到招幌了,走在北京与上海的街头,走在小城的街头,服饰店铺都是透明的玻璃橱窗内脸色惨白的塑料人体模特或立或站,而餐馆铺面又大体上都是写“工薪消费”之类的套语,以前在北京,饭铺儿都喜欢写“生猛海鲜”,每每很疑心,那些小饭铺儿又如何承应生猛海鲜,连个水箱都见不着,怕是如某则笑话所言的小饭铺儿老板对食客言道:“我这儿还有海鲜呢。”而那饥肠辘辘的食客在望穿秋水后发现那海鲜竟然就是海带。偏偏有很多小餐馆儿也喜欢立面的全玻璃,内里的食客便如表演一般的就餐。玻璃幕墙是现在的恶疾。处处见幕墙,深蓝的,黑色的。闪着冷光。以前没有看过类似的专著,似乎在梁实秋的书中看过关于北京小饭铺的描述,不过,那不是专门说招幌的,然而,就从那片言只语间仍然能感觉到老的饭铺子是干净而热情的,还有些那些迎风的彩色的招幌,印象中,似乎说是北平的小饭铺儿是以招幌上的球的数目来区分饭铺的酒菜范围的。这样很好,在进店铺门前,大体上能够对饭铺儿能提供的酒菜有个了解,不致刘姥姥进大观园。四大名著中,大概只有〈水浒传〉中有数量较多的饭铺儿招幌,红楼中的诸大家闺秀大概没机会出来吃个小饭铺儿,而水浒中的英雄中又只能到小饭铺儿去快活一下。武二哥的“三碗不过岗”是全部书中最引人瞩目的饭铺儿招幌。而西门大官人的生药铺儿招幌足够的大而体面。没留心宋江在浔江头题反诗的酒楼是否有幌子,想来那大概上水浒传一书中比较上档次的饭铺儿了。